东湖回顾:灯火阑珊,照山河

物质丰富的时代,38.83元能买什么?一杯咖啡、一份小吃还是几张电影票?但在海拔1800米的牛庄乡,这是88岁党员罗关章工资卡上的最后一笔余额。连同他一生珍藏的七枚勋章和生前收到的520元党费,这三项信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成为了铸就初心的“精神考验”。他们将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标杆,照亮前进道路,注入力量。 为了获得天麻有性繁殖的实验数据,他日复一日地爬上最高的山顶,吃烤土豆充饥。为了支持这个实验,他动用了自己全部养老金5.5万元。为了研究粉碎技术,他用左手拇指和我食指被锯片砍断,他只剩下休息10天,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基地……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他带领村干部、党的先锋队和农村群众在干旱山区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描绘了一幅繁荣、和谐、美好的乡村复兴画卷。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他给出了非常欢快的回答:“只要人能富起来,我流一点汗和血都没关系。” 不管风雨无阻,49年过去了,49年伊始,我的心像火炬一样闪闪发光。像罗冠章这样把热血献给土地、把思想传遍乡村的共产党人,就像星星之火,洒满了大地。他们扎根在前线,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面对疾病的折磨、工业试验的失败以及群众最初的困惑,他们奋力前行。rd 坚定不移。另一方面,在少数党员和干部中,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敷衍了事,有的说要“为人民服务”却不做实事,还有的安于简单“做表面事”。这与罗冠章“退休也不离任”的责任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思想懒惰、行动迟缓的状态是不可接受的,必须立即消除。警告并果断扭转。它和高山松柏一样,只有扎根于土壤,抵御风雪,才能成为常青树。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党心当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无条件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d 建立并贯彻正确的政治表现观。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绝不是抽象的要求,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以罗冠章为代表的先锋党党员,正确的政绩观深入人心,深入灵魂、血液之中。他们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共同努力,用自己的精神财富把事情做好,不求名,不白费力气,最终把答案交到人民满意的时刻。 一个党员的价值不是用你的地位和权力来衡量的,而是用你为群众做了多少实际工作、解决了多少问题来衡量的。这将激励广大党员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具体来说,在制定政策时,要多进村入户,反复走访调查,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意愿,而不是“头脑里”决策,确保政策真正反映群众呼声、解决问题。促发展不能“挑眉毛”,要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政策红利逐步惠及每一个公民。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拓展群众参与渠道,让群众既是质量发展的受益者,又是参与者、监督者,真正获得更大实惠、获得感、安全感。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持续时间,而在于它的强度。” 49年来,罗冠章l在脱贫路上,在山里过着正常而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深刻地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必须持续一生。这也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意识的行为,并且可以体现到最小的细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关章为榜样。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无论年龄多大,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拼搏、勇于担当。我们要写出符合时代、符合人民的答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绽放鲜红的党徽,汇聚微小的光芒,照亮山河。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袁芳(夷陵区委组织部) 编辑:沉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