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近两年,随着行业越来越深入发展,众多新兴影视基地不断涌现,各地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影视行业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建立。 2025年夏天,电影《追风影》引起公众关注,其拍摄地之一的广州番禺。这个占地26万平方米的影视基地,是古代工厂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时空交织的感觉,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影布景。据该生产中心总经理梁光介绍,其原址是一座建于1952年的糖厂,拥有中国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公司于2020年搬迁至此,并将其改造成生产基地。多年来,他们拍摄了近300部影视剧,仅 2025 年就有 20 多部电影计划在这里拍摄。谭伯祥的影视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其广州分公司主要帮助香港剧组对接内地的拍摄资源。近两年来,它接待了越来越多的香港影视剧组,包括《追风影》,目前正在忙着为下一部作品选景。某影视文化公司总监谢伟表示,这里选择了很多科幻题材的场景。这种工业风格非常风格化,还带有一些赛博朋克元素。该公司董事谭伯贤表示,越来越多的剧组从香港来拍戏。该基地位于广州南站附近,距香港九龙一小时车程。目前,许多香港前演员和艺人居住在中山和佛山。总体集成度非常高。据业内专家介绍,广电ong的气候特别适合冬季摄影。加上便利的交通、政治支持等多重利好,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组来华取景。 2025年5月,“广东省影视15条政策”正式公布,对影视衍生品的制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开发等提供全链条支持。比如,选题孵化阶段最高可支持500万元,国内票房收入达到1亿元则给予300万元奖励,用“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力。梁光表示,从这几年的运营来看,港澳船员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现在,经过2、3年的观察,相信它们大概占发射率的20-30%。电影和电视服务带目前珠江口周边正在建设电视产业,未来更多港澳剧将在广州拍摄。广东影视基地以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大湾区产业优势。大湾区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融合,鼓励新电影的创作,不断为行业注入持续的活力。除了区位优势外,产业链的完善也是吸引香港影视剧组到内地拍摄的重要原因。这个附属房间里挂着数十件移居品和相框,它们最终将被用作各种电影中各种场景的道具。入行33年的陈基武表示,外籍人员想要来广州“报到拍”,初期需要做很多细节工作,这给外地人员带来了挑战。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公司总监陈基武表示,工作人员在吃住行方面都有预算,每个场景都投入了很多心血。插座等小问题。香港的电源插座和我们的不一样。例如,如果剧组住在相对集中的酒店,他们会知道距离最近的医院有多少分钟路程,并将完整的报告传递给到达香港的工作人员。产业链是否完整是吸引船员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40余家影视公司落户辰客屋园区,覆盖服装、化妆、道具、设备租赁、特效制作等影视制作全流程。面积3500平米、层高18米的大型摄影棚这两天刚刚竣工,已经接到了很多剧组的订单。来自艺术恩通过环境、剧组调度以及衣食住行等配套服务的额外协调,大湾区影视产业链不断完善,承接大型影视制作的能力不断增强。香港与图书土壤的深度融合,为《大湾区史》带来新的活力。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每年制作电影超过300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近年来,在大批香港影视人才“北上”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鸣和产业优势也正在成为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香港的九龙寨城。九龙寨城既是电影的名称,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有地方。一路走来,你将见证香港电影业的成长和辉煌。这里是电影《功夫》猪笼堡的取景地,成龙的电影《攀登者》也曾在此拍摄。这个拍摄地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业的一个缩影。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为香港低迷的电影市场带来了好转。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电影可享受国产电影待遇,通过审查的香港电影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借助内地的资金、资源和大量观众的帮助,香港电影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不少香港电影人也开始北上。在与内地电影市场接轨的过程中,香港电影人也探索出新的创作途径。近年来,香港导演专门拍摄犯罪和黑帮动作片。从《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从《红海行动》到《长津湖》和《中国机长》,将速度、多轨、细节、视觉冲击等电影技术与主旋律电影的制作相结合,为主旋律电影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开拓了新的商业模式。据不完全统计,CEPA生效20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总数已达约750部。国家电影局于2025年5月颁布新行政法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将可在内地设立独资电影制作公司,开启内地与香港、香港合作新阶段。 澳门。电影工业。随着政策红利持续支付,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鸣和产业优势也正在显现。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政治红利持续散发,加速澳门与内地电影产业融合发展。 2025年开始,内地电影在澳门院线上映的规模和速度也将大幅提升。其中,《南京照相馆》上映三周就打破了内地澳门故事片近五年来的票房纪录。此外,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澳门与内地电影产业融合发展也步入“快车道”。近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对澳门影视拍摄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广告支持、拍摄设施等。其中,大型电影项目最高资助额为200万澳门元(约178万元人民币)。众多国内外著名电影《想再次遇见你》、《捕风捉影》等影视剧组齐聚澳门拍摄。 2025年5月,国家电影局发布新的管理规定。港澳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内地设立独资电影制作公司,并作为第一制作单位申报项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将进一步繁荣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电影制作。 2025年9月,国家电影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澳门电影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产业支持政策、电影人才培养流量、电影放映、对外文化交流、支持大湾区发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山东青岛:“青岛制造”,持续扶持政策催生创造了许多票房成功。如果说广东影视基地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那么山东青岛近年来凭借科技生产的“硬实力”异军突起。目前,青岛有影视企业1500多家,电影总票房收入超过387亿元。徐剑飞的电影科技公司位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目前,公司员工加班加点,创作与科幻电影相关的影视道具。目前,东方影城影视产业园已成为青岛电影产业的闪亮名片。公园总面积170万平方米,相当于23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拥有40个国际标准演播室、32个舞台工作室和数字音视频中心拥有全流程后期制作设备和虚拟制作平台。吸引了《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小红花》、《龙行动》等多部电影的拍摄,拍摄人员的涌入也让徐剑飞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目前,公司在工业园投资的设备占用四个车间。 2025年4月,青岛市公布了支持电影经济发展的新“十项政策”,对制作、拍摄、发行、放映等全产业链进行支持,体现了从补贴个别项目到共建生态系统的转变。财经评论:中国电影产业链思考之四:新地区描绘新景象 从不断更新的票房收入数据到新的区域名片,从突破性突破到全球蓬勃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正在悄然发生。g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浙江省正在以发展我国音像产业为目标推进高原建设,横店影视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实景影视拍摄基地。青岛东方影都是一部硬件设施一流的“跨胶囊”科幻电影。我们将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结合各自地域和各地实际,出台支持电影产业的措施。同时,每一个剧组的到来、每一个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也反哺了当地经济。电影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形象的“超级广告”,瞬间点燃一个城市文化旅游的人气。推动这种文化的经济“溢出效应”比简单的票房收入要深刻得多埃普特。这些“区域新名片”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迈向更加成熟、集约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当电影与本土特色深度结合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形象,分支多元、活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