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讯(湖北日报网)(记者齐一轩、通讯员沉丽莎、张天骄、摄影师严成新)“三二一,放手吧!”武汉市江岸区沉阳路小学六、五班的周子炎和同学们屏息凝视着他们建造的“朝光”号船缓缓驶入大海。这是一艘由许多空水桶用泡沫胶牢牢粘在一起组成的“无畏舰”。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年轻人的智慧和勇气。
这是11月21日下午在沈阳路小学第21届科技节上举行的“乘风破浪”六年级帆船比赛。上午,学校刚刚以隆重的开幕式正式拉开了科技节的序幕。
为什么要从一艘看似简陋的自制船开始呢?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艘船,它也是孩子们想做的事情的化身,要有勇气并且知道如何做好。忠实践行“智能创造未来,强国自有”的座右铭。
从去年的《廉洁背景》到今年的《强国有我》,我们把责任和创造力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沉阳路小学校长熊阳在接受京中路网(湖北日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我们在科技活动中强调价值标准和道德基础,今年我们要让孩子们从旁观者、学生的角色提升为未来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他说,科技节不是动画“奇观”,而是教育“深度探索”。 “希望孩子们明白,学习科学、勇于创新”的行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更大使命。那么一艘由胶桶支撑的船如何完成这样的任务呢?
六年级科普教研组组长刘章老师解释了设计背后的逻辑:“在学校,我们鼓励孩子们从生活中取材,用废旧材料造船,也可以作为储物空间。这不仅环保,也悄然树立了“科技对未来有用,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理念。
如果你认为科技节只是简单地比较哪些船更快、哪些汽车更强,那你就错了。
在“乘风破浪”比赛中,船不仅要能浮、能走,还要能“说话”。此外,在进行海上载人试航之前,孩子们在信息区畅谈设计灵感和技术亮点。 “我想建造一艘水上救援船。” “我正在调整sha船体上的pe以减少阻力。”这些年轻的声音中隐藏着未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操场对面,玉兔514级2030号月球探测器轻轻移动。二手滑板车的轮子已被拆除,但可承受高达 500 公斤的负载。本届科技节荣获六项奖项。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秦兵马俑和战车,还有中国的载人月球探测器。”队员们自豪地说。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周紫妍回忆,“朝日”最初尝试用木板固定立方体,但因太重而失败。之后,我们使用泡沫粘合剂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并设法实现“合身感”。由于轮子不稳定,玉兔也遇到了“掉链子”的麻烦。没想到改用更小的轮子,反而更加“丝滑”。
地球、水、天空、机械、环保、个人、团队……科技节就像实验室没有围墙,每个孩子都是主角。
“孩子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中学到的更多,”刘章说。 “我们的评选标准涵盖了安全、功能、速度、设计、技术等多个方面。我们还设立了未来康之家长奖、精工船舶打磨奖、智能航空技术创新团队奖等特别奖项,以展示每个孩子的努力。”
TechFest 不仅仅适合孩子们。
熊岩老师透露,学校正在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今年的武汉青少年宫365科普实验项目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普老师上演了一场震撼的实验秀,取得了成功。
让科技教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节日。 “未来,我们计划与大学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合作,让孩子们进入真正的科研场所,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可以来到校园,”他说。
从去年科技节知识产权形象“世宝”的命名,到主题巡游广场的亮相,再到全场共鸣的“强国有我”宣言,学校希望通过全体成员的参与和体验,让所有孩子感受到“我是科技节的主人,我的想法受到重视,我的作品有舞台”。
开幕式上,一架携带彩色烟雾的无人机升空,引得校园师生阵阵欢呼。这是技术与创造力的融合。沉阳路小学科技节始于21年前,如今已成为一片“国强有我”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