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创新涉商执法模式,强发展支撑与软法治
荆楚网(湖北日报)(通讯员 卢嘉木 郭晓亮)湖北省“行政人员素质提升年”启动以来,建始县紧紧跟随省委工作发展,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实践平台,深化涉企执法行政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实现多方共赢。我们通过制度创新、服务优化、效率提升,平衡行政执法有效性和业务健康发展。
建始县全面落实“一心一意、一心一意”要求,组织执法干部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研讨会,聚焦营商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转变执法方式将灵活的执法概念转化为可操作和可传播的系统。针对企业经常反映的合规标准不一致、罚款自由裁量权高等问题,公司创新打造“6清单+经济影响评估+容错机制”工作模式,明确了6大类296个合规问题边界,建立了44人跨职能评估专家库,对10类可能导致停业、高额罚款等情况进行了全流程评估,这一创新做法超越了简单的合规。不仅为执法部门的收入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合理的空间。一家建材公司占用林地,工厂面临拆迁。经评估,公司采取“外部绿化”方案,节省投资6200万元,减少公司成本y的损失,达到了处罚的目的。某商贸公司首次犯轻微违法行为,“首次违规即改”条款将罚款额从25.7万元降至10.8万元,在执法收入与发展空间之间创造了平衡。
在“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中,建始县大力传承“深入基层”的优良传统,鼓励执法干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我们向上千家企业提问、参加座谈会、开展“调研”活动。“白天听取企业诉求,晚上解决有问题的账簿。共整理了200多个企业问题清单。同时,在全县10个市、村设立了行政投诉咨询表,建立了便捷的行政管理平台。”投诉咨询咨询台覆盖面广。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化解了大量行政纠纷。与公司相关。通过“行政调解+民事调解+司法调解”三步协同,今年新办涉企业行政审判案件14件,调解/协议率100%。开展30余场庭审和专题培训,从根本上减少行政纠纷,聚焦土地林权、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也让企业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
建始县通过“强基行动”完善落实“三项纪律”开展“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解决‘四不’问题专项行动”,出台了《行政执法人员履职失误受理和纠正十项措施》,对13名干部实行容错豁免,有效激发了执法干部的责任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共办理涉及企业经济影响评估案件69起,减少或减少罚款2800万元以上,稳定就业1800余人,民营经济组织数量较2021年增长30.6%,新增160家企业列入国务院提升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行政执法被评为省内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工程,并推荐申报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工程。
下一步,建始县将继续深化“行政人员素质提升年”成果,进一步完善涉企执法行政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推动评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同时,着力打造全县更具特色的法治营商环境模式,拓展法制健康体检等便民服务场景,加强部门协作和数据共享,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